虽然这首诗朴实无华,但也蕴含着禅理:一生不做亏心事,午夜不怕鬼敲门。

实际上,王梵志的一生并不顺遂。年轻时他家境富裕,家有良田和奴仆,但随着隋朝的灭亡,家道开始衰败。当他变得贫困时,妻子和孩子们开始嫌弃他,最终他只得离家出走,流落到长安。为了生计,他成为了一名和尚,过着放荡不羁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这让人不禁思考,究竟什么是“俗”?什么是“雅”?

俗到极致便成了雅,而如果既不俗也不雅,那便显得不伦不类。

---

张元一的调侃之诗

长弓短度箭,蜀马临阶骗。

去贼七百里,隈墙独自战。

甲仗纵抛却,骑猪正南窜。

——张元一《嘲武懿宗》

武懿宗,武则天的侄子,公元697年,契丹孙万荣发动叛乱,武则天任命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,带领20万大军前去镇压叛乱。

然而,这个武懿宗一生两样不行,既没有军事才能,也没有胆略。

当契丹的数千骑兵逼近冀州时,距离唐军仍有700里,武懿宗便因害怕而仓皇撤退,损失了大量的物资。

于是身为司勋郎中的张元一便写下这首诗,调侃他:“长弓虽在手,但箭射不远;骑上最快的马,却不敢跨出台阶;与敌相距七百里,竟因恐惧而靠近墙壁,最后骑猪逃入南方。”

这让我联想起《笑林广记》里的一段幽默:

初学文,三年未能及第;后来转习武艺,校场上射中鼓吏,结果被逐出;于是转学医,终于有所成就。他写了一方药方,自己服下,结果去世。

---

朱元璋的“金鸡报晓”

鸡叫一声撅一撅,鸡叫两声撅两撅。

三声唤出扶桑日,扫尽残星与晓月。

——朱元璋《金鸡报晓》

朱元璋,明朝的开国皇帝,虽出生贫苦,但他也热衷于文雅的生活,写下了近150首诗。虽然他不算最能作诗的皇帝(乾隆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),但他的一些诗作却颇具趣味。

朱元璋的这首诗的趣味性就体现在他对公鸡打鸣的细节描写上。公鸡每次打鸣时,尾巴都会翘起来,叫一声就撅一下,叫两声便撅两下。等到第三声响起,太阳便升起了,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也渐渐隐去。

尽管这首诗前两句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,但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艺术构思。

---

庞蕴的幽默诗作

家长自饮酒,举家一时醉。

失火烧故宅,运水沃空地。

水火当头发,三灾一时起。

空中鸠鸽舞,骡来助放屁。

因中无好花,结果亦天理。

——庞蕴《诗偈》

庞蕴,唐代禅宗居士,被誉为“东土维摩”。他这首诗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灾难。

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一起喝酒,却因为醉酒而导致失火,烧毁了老宅。在紧急扑灭火灾时,家人不断运水,结果不仅房屋被水淹,天空中的鸽子也在旁边盘旋,甚至连骡子也跑来助兴,放了几声屁。

然而,庞蕴在最后提醒我们,一切灾祸都有因果,家庭的和睦与责任感是不可忽视的。酒虽能带来欢乐,但也不能让人忽视身边的责任与义务。

---

郑板桥的雪与梅之争

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六七八九十片。

千片万片无数片,飞入梅花都不见。

——郑燮《咏雪》

郑燮(即郑板桥),清代的著名书画家,以其高洁的品格和艺术成就而闻名。他在诗文创作方面也独具一格。

这首《咏雪》表面上看似简单,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。郑板桥在诗中通过雪花的纷飞,表达了雪与梅的争春之美。诗的结尾提到雪花飞入梅花丛中,却再也看不见,这一画面生动地传达了梅花的独特韵味。

在那时,郑板桥初到扬州,生活贫困,衣衫褴褛,甚至被人嘲笑。然而,他用这首诗回击那些看不起他的风雅之士,将自己比作傲雪的梅花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